金融监管机制怎么改?先看看过去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精髓
根据媒体报道,拖延一年半,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将于本周揭幕,备受关注的金融监管改革议题或将是此次会议的重中之重。
从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之后,金融业混业发展速度加快,但中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系框架,基本是在1997年底第一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确定的。当前,各个金融主体业务交叉、融合越来越明显,但金融监管仍实行的是“分业监管”模式,造成各种通道业务、平台合作等不断绕开监管,存在监管套利行为。
尤其是2015年后,暴露出的金融风险急剧增加,股票市场“人造泡沫”崩盘、汇市动荡、以泛亚交易所和E租宝为代表的影子银行风险爆发、银行坏帐激增,引起中央高度警觉,加强监管机构之间的协同监管势在必行。
实际上,关于金融监管模式的讨论近两年从未停止。近日,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高级研究员、中国投资公司原副总经理谢平就CF40课题报告《中国金融改革的12个热点问题》发表主题演讲。(详情请戳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前瞻:金融监管体制怎么改?“一行三会”格局会否生变?)。
谢平总结了当前热议的四种金融监管改革模式,包括超级央行的模式、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纳入中央银行监管模式、一行一会的超级金融监管模式、“一行两会”的双峰金融监管模式。
他建议,应当坚持分业监管、适度功能监管,可以在“一行三会”基础上成立一个有实权的金融稳定委员会来进行统一协调。
市场预测,今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将重点聚焦金融监管改革。根据多家媒体报道,此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很有可能在“一行三会”架构之上新设一个金融监管协调机构,主要负责协调“一行三会”的监管事宜,而已有的“一行三会”格局保持不变。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自1997年起,一般每五年召开一次,至今已经开过四次。除第一次是在1997年底外,其他三次都在中央政府换届选举年的年初召开。
通常来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会对中国下一步系列重大金融改革问题定下基调。过去中国金融监管机构改革等多项重大举措,都是在该会议上确定的,包括1997年成立保监会;2002年成立银监会、成立国有银行改革领导小组;2007年完善金融监管体制等。
其实关于设立金融监管协调机构早有迹象。今年“两会”期间,央行行长周小川曾在答记者问环节透露,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在两年多以前已经初步设立了一个机制,叫做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下一步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在初步达成一致后,有可能提高到更有效的层次。
另外,在7月4日央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7)》(下称《报告》,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完整版)中,也提到了类似的监管协调机制。该《报告》强调了央行应负责中国宏观审慎管理的职能。《报告》中提及,2016年, IMF、 FSB和BIS三家组织联合撰写了《有效宏观审慎政策要素:国际经验与教训》,为各国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提供指引。
在这份三家组织联合撰写的报告中,总结了政策制定机构可采取的三种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组织结构模式。
一是将宏观审慎职责赋予中央银行,由央行董事会或行长做出决策。如果监管机构独立于央行之外,则需要建立跨部门的协调机制(加上财政部)。
二是将宏观审慎职责赋予央行内设的专门委员会。这一做法有利于防范央行的双重职能(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间的潜在冲突,同时也可以允许微观审慎监管部门的代表及外部专家参与政 策制定。
三是将宏观审慎职责赋予一个独立于央行之外的跨部门委员会,通过政策协调、信息共享、共同研究系统性风险的方式来制定和实施宏观审慎政策。
上述三种模式正式近两年业内一直在探讨的几种可能的金融监管改革模式。
此外,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最被看好的是资管大一统的框架。根据财新网报道,央行牵头酝酿的新的资管办法已基本修订完毕,该版本较多参考了证监会对公募、私募基金的监管方式。较网络流传版本而言,修订版删除了监管问责的条款。未来,央行仍将负责统筹资管产品统计工作,拟定资管产品统计制度,建立资管产品信息系统。央行打算重新建设覆盖全面、标准统一的资管产品信息系统。
对于,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经历了哪些变革?先来回顾一下前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议题的主要变化:
第一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
时间:1997年11月17日至19日
背景:亚洲金融危机、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高企
重点议题: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商业化步伐
工作重点:
金融监管改革:对金融业实行分业监管,成立了证监会、保监会,分别负责证券业和保险业的监管,人民银行专司对银行业、信托业的监管;另外对人民银行自身机构进行了改革,原有的省分行被撤销,改成9个大区行,货币政策独立性得以加强。
银行改革:中央决定央行管理体制变革,并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以处理从国有四大行剥离的不良资产。同时定向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补充四大国有银行资本金;将13939亿元银行不良资产剥离给新成立的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取消贷款规模,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等重要改革措施。
第二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
时间:2002年2月5日至7日
背景:中国加入WTO
重点议题: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组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待条件成熟上市。
工作重点:
金融监管改革:撤消中央金融工委,成立银监会,履行银行、信托监管职责。
银行改革:中央决定组建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主导中国银行业的重组上市。快速推进新一轮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在股份制改革与海外上市项目的实施上得到了一系列关键政策支持。成立国有银行改革领导小组,酝酿、统筹、部署国有银行改革方案,改革农信社。
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
时间:2007年1月19日至20日
背景:进一步深化改革
重点议题:继续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加快建设现代银行制度,稳步有序推进中国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推进国开行商业化运作。
工作重点:
金融监管:成立中国外汇投资公司,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健全金融法制,加强对跨境短期资本流动特别是投机资本的有效监控,加大反洗钱工作力度,继续深入整顿规范金融秩序。
银行改革:中国农业银行实行整体改制、国家开发银行全面推行商业化运作。
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
时间:2012年1月6日至7日
背景:地方债务问题凸显
重点议题:深化金融机构改革,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防范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加强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建设,完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
工作重点:
金融监管:构建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加强改善金融监管,切实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将地方政府债务分类纳入预算管理,构建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控制和风险预警机制。
金融机构改革:推进金融机构股权多元化,切实打破垄断,放宽准入,鼓励、引导、规范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
【近期文章精选】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前瞻:金融监管体制怎么改?“一行三会”格局会否生变?